20200514_105012.jpg

 小滿的智慧與美感(象山慶2022.5.24)

北宋書法家蔡襄(1012-1067)〈十三日吉祥院探花〉:「花未全開月未圓,看(尋)花待月思依然。明知花月無情物,若使多情更可憐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小滿,四月中。小滿者,物至於此小得盈滿。苦菜秀。《爾雅》:不榮而實謂之秀,榮而不實謂之英,此苦菜宜言英也。這個季候,麥類籽粒已飽滿,但未成熟:小滿又分三候:「苦菜秀、靡草死、麥秋至」。小滿後,苦菜枝葉已繁茂;之後,喜陰的枝條、細軟的草類,在陽光下枯死;最後, 麥子成熟。

1.處世的智慧:凡事且留三分,從容往來其間。《易·謙卦·彖》:天道虧盈而益謙,地道變盈而流謙,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逾,君子之終也。《菜根譚》:「事事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,便造物不能忌我,鬼神不能損我。若業必求滿,功必求盈者,不生內變,必召外憂。」宋.法演禪師「四戒」:一曰勢不可使盡,使盡則禍必至;二曰福不可受盡,受盡則緣必孤;三曰話不可說盡,說盡則人必易;四曰規矩不可行盡,行盡則人必繁。曾國藩《敗經》卷三〈安敗〉:「天道求缺,不可求全;君子之道,泊然無求。勢不多使,自然悠久;盛時易逝,衰時即來。花未全開,月未全圓;功成之時,隱退為上。古人患難憂虞之際,正是德業長進之時吾生平長進,全在受挫辱之時「蓋天下之理,滿則招損,亢則有悔,日中則昃,月盈則虧,至當不易之理也。」「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,以為惜福之道,保泰之法莫精於此。」名其書齋曰「求缺」<做人留一線,做事留三分>:「留有餘,不盡之巧以還造化; 留有餘,不盡之祿以還朝廷;留有餘,不盡之財以還百姓; 留有餘,不盡之福以還子孫。」觀微知著,見好就收,既不受天殃,亦不惹人怨。《書經.大禹謨》:滿招損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倒過來看,所謂「物極必反」《呂氏春秋·博志》:全則必缺,極則必反。《鶡冠子·環流》:物極則反,命曰環流。《閱微草堂筆記》凡物,歲久則為妖[1]因此話到嘴邊留半句,理從是處讓三分」;「有權須放手,得理且饒人」;「歸師勿掩,窮寇莫追」;為什麼? 好的是「人情留一線,日後好相見」;壞的是「狗急跳牆,蛇逼反噬」!

 

2.生活的美感:在已滿而未熟之時,讓人有一分收成的憧憬《論語》:(詩經.國風/關雎)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」《菜根譚》:「花看半開,酒飲微醉。此中大有佳趣。若至爛漫酕醄,便成惡境矣。」清.李密庵《半半歌》:「酒飲半酣正好,花開半吐偏妍。」「看破浮生過半,半之受用無邊。半中歲月盡悠閒,半里乾坤寬展。清.龔自珍:未濟終焉心縹緲,百事翻從缺陷好。吟到夕陽山外山,古今誰免餘情繞。小滿的境界,是「留白」,不必填滿景物或色彩;因為,畫中的留白,是靈魂往來的場所。鄭板橋<教館詩>:教館本來是下流,傍人門戶度春秋。半飢半飽清閒客,無枷無鎖自在囚。養生之道,食不過飽、衣不過暖,留三分飢寒。所謂「滿瓶兒不響,半瓶兒晃蕩」,半則未滿,仍有空間,也就是動態「進行中」,有發揮、創作的可能性。散曲有「一半兒」:一半兒推辭一半兒肯、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、一半兒難當一半兒……,「半推半就」「半苦半樂」「半晴半雨」「半濕半乾」……,最是撩人心坎。

 

如所引述,小滿而未全熟、半奏而不終曲,則於智慧上圓融、於美學上圓潤,人生總在路途中,已知歸處而不急於到家,優游涵泳、細嚼慢咽,遠瞻而不躐等,積極而不著急。或許可緩衝一下現代社會的忙茫盲、貪坍癱,生不知何來,死不明去處。南無阿彌陀佛

附,近日火紅的詩:「花未全開月未圓,半山微醉盡餘歡;何須多慮盈虧事,終歸小滿勝萬全」作者是誰?網路上自有專家考察,不在此多嘴。

 

[1].葆光子物妖志》:天地之大,無所不有。意想所至,即成實境。……一孔之士,眼簾淺隘、視界拘牽,偶爾眩異,咄咄呼怪;其實事之至奇,無非理之至常,尋求厥故,要非玄隱。我之一生,所見幾何,所聞幾何?不得謂目所未及,耳所未聞,遂可任臆妄斷,謂天下必無此事,古今必無此理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象山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