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佛人偶感(象山慶’23.5.7)
我這輩子生活的重心(常態),是教書與寫作,大學四年的自我要求是「上台能講、下台能寫」,這兩件事(能力)相輔相成;就我的感覺,教書是與學生交流,寫作是與古人交心,盡可能的調整心態,讓雙方平等的對話。在我心中,沒有教條式真理,也沒有標準化答案,在證據仍不充分,理智未被說服之前,都可以質疑、商量、切磋、批判,因此,我常用「這是我的看法,未必完整(正確),僅供您參考」的口氣,與人討論。退休之後,不須上台了,仍維持每天讀書-研究-寫作的習慣,少了職業的壓力,反而樂在其中,可全心專注於「宗教」相關的議題,為個人的信仰做一個回顧與整理,重新出發,再向前進;過程中的閱讀、思維,等於向祖師大德求教、秉白,有時會意、有時不解,心智上都很享受,最大的收穫是認知的開展、信仰的增上;至於隨手寫下的心得與論文,是副產品,若有人看,就結個法緣,否則任其零落。我不是出家的法師,似無弘法的職責;偶以自學所得,與人分享,隨緣即可。教書一輩子,對上台講課的經驗很豐富、心情也很複雜;如今不在其位,就不執著,換一種草民的身分,與人在法義上自由交談,較無專業感與得失心;就此餘生漸趨老化的所知所行,衡之於往生淨土而自然具足的智慧與功德,「全非比較」也!只能自得其樂,或任人取用,敝帚無可珍也。孔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!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至於我,則是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本分乎!」我一生內向,不善於社交,只慣一個人孤獨、安靜的讀書-思考-寫作,也確能從中體會「書中自有OOO」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」的富足感,友人老來玩3C,驚訝的說:「手機就是全世界,什麼都有!」我在讀書中、信仰中也有類似的同感。尤其年老體衰,更無心力經營人際關係,疲累中不免慨嘆:「人事紛紜懶應對,人情綁架難避嫌;以法為重心識淨,念佛守靜少攀緣!」
讀、寫、念佛的生涯,看似平淡,卻不寂寞,有〈登幽州臺歌〉的蒼茫與悲壯:雖由於娑婆時/空的隔絕,而當下所在的景點,「前不見古人,後不見來者」,但心中確知:之前必有數不盡的古人曾來一覽,之後也將有算不完的來者到此一遊,今天我站在這裡,就串連了古往今來無窮的時空(天地之悠悠)與人物,這是何等的熱鬧、無盡的風采!「與十方三際一切人同在、同觀」的感動,讓我不禁又喜又悲的流下淚來。
近來常看中醫,嘮叨的向醫師訴說了身上各種病苦,只得到一句淡定的回覆:「老化。」再追問,只多了一句譬喻答:「一張桌子用了幾十年,也會老朽。」那,該怎麼辦 ? 終於很專業的說:「吃藥調養!有吃就有效,沒吃就受苦。」我懂了,老來就多病,有病就吃藥,得過且過,不停留於青壯的感受,也不奢想於復原的狀態。還是那一句念佛人的自勉:「人生忽如寄,樂邦歸去來;娑婆假名我,淨土法性身。」
留言列表